9月30日 医保的钱可不是随便花的。众所周知,消毒筐的出现值得很多人的关注,激起了整个市场的波澜。
全省铺开
根据齐鲁晚报报道,9月28日,山东省医保局在济南召开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省级试点工作启动会。
山东省省疾病drg付费省级试点工作在全省正式启动,首批选取省本级和济南、枣庄、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临沂、聊城、菏泽10个市开展drg付费省级试点。
无独有偶,同日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在南京市也召开了drg医保付费方式改革研讨会。
据了解,今年6月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30个城市作为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
其中山东省只有青岛市一个试点,但本次省级试点工作启动之后,山东省除了一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又多了10个省级drg付费城市,以及省本级的试点。据了解,省本级单指省这一级,不包括市级,通常指省级的直属部门和单位。
别把drg不放眼里
和耗材带量采购的大幅降价相比,drg付费试点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快速和明显,但带量采购往往一个周期只涉及几个耗材品种,而drg付费一旦铺开,将直接波及一大批耗材和设备。
今年7月,浙江五部门联合发文,135个县域医共体率先在全国启动省级drg,标准由地市计算drg点数,由统筹区确定drg点值,鼓励医院多看病,多开性价比高的药物和耗材;今年8月起,福建宁德市按病种付费的病种已经达到了457种。
和上述地区以及病种相关的耗材和设备,都将受到影响。
据了解,drg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把病人分入500-600 个诊断相关组,在分级上进行科学测算,给予定额预付款。
这就意味着药品、耗材、检验检查由收入来源变成了成本,医院和医生也会主动规范诊疗行为,合理控制处方与药品的开销,这将对药品耗材商以及医用设备厂商带来明显的影响。
那些依赖大处方和无效治疗来盈利的代理商、械企和医生,将面临一波严整。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叶露曾以核磁共振为例进行解释:这项技术在临床上不应滥用,在用于硬膜外囊肿的诊断并进行干预时,是具有高价值的;但是核磁共振用于一般的腰痛,成本高且对健康结局没有改善,这就是低价值的干预措施。
drg付费实施以后,这类低价值的检查和耗材使用将大幅减少,因为在成本控制的情况下,医院使用医疗设备和耗材时,会更加注重是否有必要以及实际疗效。
此外,医院也会更青睐于采购性价比较高的医疗设备,对设备价格将形成压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进口器械价格较高,医院进行成本控制后能够促进高质量、低价格的国产医疗器械替代;但另一方面,目前很多进口耗材已呈现出降价趋势,这些跨国企业也在适应国内政策和市场,国内械企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乱花钱的耗材品种,重点监控
drg付费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节省医保资金、高效利用医保资金。
因为drg付费是医疗保险机构就病种的付费标准与医院达成协议,医院在收治参加医保的病人时,医保机构就该病种的预付费标准向医院支付费用,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结余部分由医院留存。
实际上,从4+7带量采购,到打击骗保,到drg试点,再到联手财政部核查77家药企财务问题,重点瞄准销售费用自从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医保控费已经成了主旋律。
有业内人士曾分析,医保不仅缺钱,乱花钱、有钱用不到刀刃上更是大问题。目前临床上面临最大问题确实不是药占比,而是合理用药问题,乱用神药的现象太严重了。
这一现象放到耗材领域同样适用,医院乱用、多用耗材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包含20个药品,刷爆医药行业人员的朋友圈。
耗材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7月31日,国务院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强调要明确治理范围,将单价和资源消耗占比相对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作为重点治理对象。
在此之前,制定高值耗材重点监控目录方面动作最大的是河南。
2018年7月,原河南省卫计委发布《关于对全省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实施双十制度管理里的通知》表示,河南全省开始进入最严耗材控费阶段。
销量两次进入前10的耗材有可能会被停用,使用的医务人员也将被上报到医疗纠风办,成为绩效考核、职称聘任、医德医风考评中的重要障碍。
实际自去年6月,河南省已有南阳、开封、洛阳、郑州四个市陆续发布了高值耗材重点监控的文件。对于所属公立医院高值耗材使用量金额高,采购量大的高值耗材重点监管,并对相关违规使用人员出台严厉的处罚措施。
目前,高值耗材重点监控目录的工作已由省级提到了国家级,根据《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2019年底前,将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完成第一批高值耗材重点治理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