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汕尾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企业家+投资家:中国新富阶层转型的必由之路

2024/1/31 21:51:16发布19次查看
富不过三代,还有个意思,就是做企业的,再牛逼,三代撑天了。
巴菲特最近在股东大会上说,选了ibm,过去几年发展完全不如预期。去年巴菲特首次打破惯例,大举建仓苹果股票。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巴菲特继续坚持不买科技股,再过几十年,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是什么样呢?
不选择时代,就要被时代所淘汰。
最近讨论中产焦虑的文章很多,不仅仅是所谓的城市中产阶级,在企业家群体中,这种焦虑的情况亦比较突出。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许多企业以前的高速增长消失了。旧的模式难以为继,新的方向又还没有找到。过去数十年经营企业积累下来的财富面临急剧缩水,财产的保值增值成为了老大难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企业家本身也面临着路径依赖,原来的经验在新的环境中无法适用,比如传统行业的人碰到互联网思维一通打法,感觉完全摸不着头脑,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现象比比皆是。他们迫切需要了解环境的变化,来制定应对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要怎么办,是很多人都在问的一个问题。
要了解应对的思路,我们首先要看清楚,整个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旧模式的终结
首先要明确的是,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完结了,或者正在完结的过程当中。什么是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呢?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时间里面,大部分时间,中国市场的需求是没有被满足的,这个巨大的市场对于各种商品、服务都有强大的引力效应,吸引资金进入进行投资。同时,中国的各种资源、人力相对比较便宜,在中国从事商业活动,成本低廉、市场广阔,不赚钱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在采访前德隆集团金融产品部总经理王世渝的过程中,他就提到,任何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不管你是做餐饮连锁也好,还是物流快递,一旦模式被验证可行,简单复制到中国每一个省份,就能做出一个超级体量的公司出来。对于企业家而言,过去数十年的中国,简直是做生意的天堂。政治稳定、基础设施良好,重视商业文明,这些都是相对其他市场的优势所在。
然而,美妙的宴会总有结束的时候。一个周期长达三十年的造富神话,不可能永远这么持续下去。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红利的结束,中国经济依靠旧模式的增长也已经到了尽头。我们之前所说的那些,比如说广阔的市场,也逐渐被越来越多进入的竞争者给填成了一片红海。需求虽然依然旺盛,但是,那些相对容易满足的需求,比如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供给基本过剩。消费迫切需要升级。房地产被炒到了令人乍舌的价格,房地产产业链的上下游,比如钢铁水泥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低端制造业,严重依赖于低廉的人力成本,也无法在房租高涨、人力成本上扬的时代持续下去。对外加工贸易出口,也遇到了欧美经济低迷,面临断崖式的下跌。
事实上,过去数十年的繁荣也是有代价的。这些繁荣,既是建立在对环境和资源的透支之上,又建立在债务急剧膨胀的现实和房价永远上涨的幻想之上。
美国经济学界对旧经济模式中“物质财富唾手可得的状态”比喻为“低垂的果实”。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过去三十年,你在中国城市中开发任何一个房地产项目,大概率都是赚钱,而且是大赚特赚。这就好比你去一个热带岛屿,岛上都是香蕉树,你伸手就可以摘到成熟的水果,连开伙都不用开,几乎不需要你动脑筋去思考。因此在过去数十年,胆子大的,敢于放杠杆的,这些人的财富阶层突飞猛进。但是他们还往往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使然,实际上是踏入了一块富饶之地,稍微努力一点就会填满仓库。
但是现在这岛屿上低垂的果实已经被越来越多人的采摘,树枝依然光秃。要继续摘果子,你必须找到梯子,或者找到其他不为人见的水果。
转型的必由之路
在王世渝的观点中,他认为,除了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移动互联网红利之外,企业家阶层所面临的最大的机会,就是全球化。对应到我们上面讨论的内容,要摘到剩余的果子,一方面你需要新的工具,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另外,你也可以找到一片还未开发的处女地,那就是走出去寻找其他的岛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化。
一个好的消息是,中国企业家在新工具的应用上表现不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创新能力几乎与全球最先进水平持平。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企业在全球竞争中丝毫不落人后。在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处于业内领先的位置。在创新方面,北京深圳杭州几乎和硅谷保持同步。但是在全球化上,几乎还没有什么企业能够做好。
王世渝说,中国企业大规模出海投资虽然已经有好几波热潮了,但是,投得好的,商业模式好的,目前来看并不多。就其原因,还是企业家本身的投资能力和对资本认知的能力不足。
也许有人会问,企业家难道还不会投资吗?自己的企业不就是自己投资做出来的吗?其实这里面存在相当的误区。
许多企业家,会经营自己的企业,会做生意,但不一定会投资。我们所说的投资,是对不涉及他本身所在的这个行业、环境的投资。举个例子,一些企业家赚到的钱,拿去投资各种基金、股票,或者说艺术品,亏得一塌糊涂。他们对企业很了解,对金融和资本却相当不了解。当企业前景不好时,这些人是很难保护好自己的财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世界范围来看,能做到成功转型的企业家也没有几个。伟大的企业,远的比如说洛克菲勒、美孚石油,近的比如说索尼、东芝等等,也几乎只能辉煌一代人。我在很多场合讲这样一个案例:索尼在巅峰时期,生产的walkman和cd风靡全球,几乎人手一份,相当于现在的苹果手机。但是随着mp3的推出,人们很快就不用这些设备了。索尼的股价也从巅峰时期的2000亿美元跌到不足十分之一。时代变迁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当时代趋势形成时,再伟大的企业也无法抵御。但是,我们去可以看到,懂投资的、懂资本的企业家却能够穿越周期、保护财富。因为产业资本一旦和金融资本结合起来,在产业好的时候可以放大产业的力量,在产业周期轮换的时候,金融资本又可以将产业上积累的财富配置到最佳的位置上,永远和最有希望最有潜力的行业绑定锁定,从而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家做到顶峰时,一定要去做投资,或者选择在更高层面成立金融控股集团的原因。
企业家+投资家
吴晓波老师最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企投家”,意思是企业家和投资家的结合。我觉得很有价值。吴晓波的原话是:“(企投家)他兼具企业家和投资家的融合性角色,具有鲜明的两栖型特征,一栖于钟爱的实体产业,让它迭代进步,永续发展,一栖于‘非理性繁荣’的资本市场,让自己的财富在运动中增值”。单纯具备企业家的特点,无法和时代的变迁以及产业的周期所抗衡,单纯具备投资家的特点,又没有值得深耕的产业土壤。唯有具有这融合的两面,才能让自己在千年所未遇之大变局中巍然而立。
企投家这个概念非常好,有一种迭代式创新的意思。王世渝说,最优秀的投资家,一定是出身于企业家。我深以为然。只有真的经营过企业,在做投资的过程中,才会更接地气,不容易掉进坑里。最优秀的企业家,则一定是善于投资的。他们的投资,不仅为企业转型升级提前准备好了基础,而且扶持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家,也具有相当的社会意义。
对于企业家而言,一个新的身份,企投家,更意味着一种进化。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旧模式的终结,我们也看到了新希望的诞生。能不能放下以往的路径依赖,放下你之前的经验,从零开始,从新做起,从自我革命开始,是考验自己能不能顺应时代转型的关键之关键。
严酷的现实是,在中国,只有很少的企业家有这种自觉,能够顺利转型为企投家。对于大部分企业家而言,他们既没有内在的迫切动力,也没有外界的推手帮助,要想革命,很难。
今天,创新创业已经成了一个国民词汇。再不参与到这场历史的洪流中去,就只能面临被历史所淘汰的命运。我们前面说过,中国的新富阶层,如果不自我革命,如果不重新开始学习,转型几乎是奢谈了。如果不转变身份,从企业家转型到企投家,当新的创业者崛起之时,就是旧的企业家没落之日。
汕尾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