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六十周年校庆活动之一,9月1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奠基仪式在高新区举行(以下简称:中国科大高新园区)。自1970年中国科大南迁合肥后,科大已有五个校区。此次开工建设的高新园区(一期)项目占地面积约595亩,预计2020年底建成交付,将成为中国科大校区中面积最大的校区。
按“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规划建设
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在致辞中介绍,中国科大高新园区和正在建设的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筹)是一个完整的创新主体,两者同步规划,建成后将与已经投入使用的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构成一个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创新闭环,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按照“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和百年校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强调交叉学科和协同创新。高新园区坚持“开放式、共享式、智慧型、生态化”的理念,力求建成一个明晰支撑定位、传承科大文化、面向科技前沿、培养双创人才的世界一流大学园区,助力学校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高新园区将成科大最大的校区
自1970年中国科大南迁合肥后,中国科大在合肥已陆续建成东区、西区、北区、南区和中区五个校区。
此次开工建设的高新园区,既是中国科大打造“双一流”大学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将是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支撑项目之一。
根据规划,中国科大高新园区选址于合肥高新区创新大道、燕子河路、石莲南路和柏堰湾路围合区域,北邻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西接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规划总用地约1537亩,由园区、附属中小幼、人才公寓三部分构成。中国科大高新园区正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推进建设,本次实施一期项目为习友路以南地块,占地面积约595亩,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含已建7.1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师生活动中心、学科研发楼、图书教育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学生公寓、体育场馆、食堂、地下停车库等单体,预计2020年底建成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大高新园区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中国科大现有五个校区面积总和,将成为中国科大校区中面积最大的校区。
拟布局信息、计算机、工程等若干学院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学科布局,将紧紧围绕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和为其支撑与配套的高技术与工程学科领域,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不断促进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转化,在区域源头创新活动中,为“汇聚一流人才、形成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拟布局与高新技术及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信息、计算机、工程等若干学院及重点科研机构,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0余个院省部级科研平台。项目建成后,中国科大将致力相关学科群组团发展、共生互进,以学科布局形成中国科大发展新的制高点,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规划5000亩中国(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园
同时,记者获悉,中国科大高新园区将打造以中科大智能与信息学部为核心,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为支点的科教创新平台,并以园区为核心,规划5000亩中国(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科研教育、智能语音、芯片和创新孵化、智能视觉及语音产业等七大功能区,实现科大高新园区科研成果的就近转化。
此次中国科大高新园区的开工建设,不仅有助于加快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也将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名称释义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有别于学校现有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校区,现有五个校园以彼此间方位命名,主要为地理概念。高新园区命名则既着眼于办学内涵、建设理念,也考虑地理方位、园区所在,且体现学科布局与未来发展制高点、对区域经济社会之引领示范等含义。
一是体现学校以创新引领未来之发展理念。校区以“高新”命名,以创新理念建设,强调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协同创新。
二是兼顾地理方位与建设内涵。高新园区位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以“高新命名”,符合地理意义,使得校区名称明了易记。
三是以学科布局形成学校发展新的制高点。高新园区对学科布局有明确规划,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信息与工程领域,“高新”是其发展最重要的关键词。相关学科群的组团发展、共生互进,将在更高层面为学校发展带来新动力,助力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四是体现了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办学使命。高新园区在人才培养方面目标明确,紧紧围绕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和为其支撑与配套的高技术与工程学科领域,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量,不断促进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转化,真正在区域源头创新活动中,汇集一流人才、形成一流成果、作出一流贡献,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什么选址合肥高新区
2012年7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开工仪式。当年10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高新区举行。如今,中科大先研院已经成为高新区一个地标建筑。中国科大高新校区北边紧邻中科大先研院,未来联系更加方便。
另外,高新区作为合肥创新发展的一张名片,近年来科研实力、创新能力都十分突出,也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